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健康福祉,更是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履职的“必答题”。自省院部署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活动以来,耀州区检察院紧盯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生鲜肉、卤肉熟食制品等领域,以“检察蓝”联动“执法蓝”,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线。
一、"亮剑"生鲜肉市场:守护群众"肉篮子"安全 耀州区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辖区部分肉类摊位违规使用红暖生鲜灯的问题,深入辖区2家农贸市场开展专项排查。经检查发现存在:部分摊贩未落实进货查验制度,无法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等材料,存在来源不明肉品流入风险;二是违规使用"生鲜灯"掩盖肉品真实色泽,侵害消费者知情权。针对发现的问题,耀州区检察院督促行政部门开展生鲜肉类食品整治专项行动,检查店铺20户次,对违规使用生鲜灯的商户当场责令改正,对未落实索票索制度的商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行政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3次,推动生鲜肉市场规范化运营。 二、规范卤肉制品市场:筑牢熟食消费"安全链" 耀州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辖区卤肉熟食制品行业监管不到位。主要存在散装容器上未标注食品名称、价格等内容,对消费者选购造成误解;未核查肉质检验等证件;公示的健康证与实际销售者不符等情形,耀州区检察院通过检察建议督促行政部门对问题商家进行处理,并印发专项整治方案,对全市肉制品加工企业2家,小作坊82家进行专项检查,主要排查各类肉质合格证件是否齐全,健康证件是否公示等,发现食品安全隐患3个,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履行监管职责,并已整改到位。 三、清源现制现售饮水机:守护群众饮水"安全线"
现制现售饮用水因其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已逐步成为群众日常饮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耀州区检察院针对辖区现制现售饮水机存在卫生安全隐患问题,走访调查城区34台设备、乡镇农村26台设备,发现城区现制现售饮水机均未公示使用中的水质检测报告,健康证件更新不及时;乡镇农村现制现售饮水机处于无人监管状态,调查的设备未定期进行水质检测,设备的卫生批准文件和清洗维护记录、滤芯更换记录、水质检测结果、从业人员健康证等信息均未公示。耀州区检察院及时向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行政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对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的安装与卫生状况、设备维护及滤芯更换、信息公示情况等方面对进行监督检查,累计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56份。目前,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辖区321台售水设备均已完成信息公示和水质检测工作。
下一步,耀州区检察院将持续推动“食药安全益路行”活动走深走实,深化与行政部门协作联动,以“我管”促“都管”,推动形成社会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让法治阳光照进每一处市井烟火,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注入持久而温暖的检察力量。 文字 | 第二检察部提供 初审 | 白浩妮 复审 | 吴俣 终审 | 葛建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