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小作坊食品安全有保证了

来源:正义网   编辑:长虹  
时间:2025-07-31 09:45:45  

漯河:小作坊食品安全有保证了

“申检察官,你看这台账记得多清楚,师傅们也都办了健康证。以前图省事,总觉得‘差不多就行’,现在流程规范了,来榨油的人更多了!”近日,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检察院检察官申阿平对辖区榨油坊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时,李记榨油坊的老板给检察官递上一本崭新的台账,并介绍着油坊近来的变化。

d3c72849-a197-4662-9fe3-4a3d9032f33e.png

近日,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检察院检察官到涉案榨油坊回访查看整改情况。

这一变化源于召陵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赵云的一次“意外发现”。今年3月8日,周末回老家的赵云被母亲拉着去村头榨油坊加工花生油,“老李家的油坊开了十来年了,纯手工制作,一点添加剂都没有,很健康!”可一进作坊,赵云的职业敏感就拉响了“警报”:操作间里,两名师傅正忙着榨油,围裙上沾着油污,袖口蹭着黑灰;墙角堆着的花生、芝麻等原料袋,既没标产地也没附检验合格证明;问及“师傅们有没有健康证”,老板支支吾吾:“都是乡里乡亲,身体没啥毛病,不用那‘红本本’吧?”

再细问,更让赵云揪心:原料从哪收的、收了多少,没登记;每天榨多少油、卖给谁了,没记录;甚至连最基本的进货查验、生产销售台账,也全是空白。“食用油直接入口,从业人员健康没保障、原料来源说不清、产品流向没记录,这可不是小事!”她当即意识到,这样的作坊不仅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更有损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风险。

3月10日,赵云把情况反馈给了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申阿平。申阿平立即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员,直奔赵云口中的小作坊进行核查。果然,3名从业人员均无有效健康证明,近3个月收购的500多公斤油料未记录供货商资质,销售给周边村民的300余公斤食用油也无销售记录,完全不符合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管理要求。

“小作坊连着大民生,必须堵住漏洞!”3月18日,召陵区检察院启动立案程序。检察官经调查发现,为便于生产生活,每个乡镇都有不同数量的来料加工类榨油小作坊,其中大部分都存在未取得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从业人员无有效健康证明、未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未建立生产销售台账等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隐患,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3月24日,召陵区检察院依法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其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全面排查,核实营业执照、备案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相关手续的办理情况,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处理;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和督促辖区内各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杜绝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立即行动,对涉案榨油坊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督促其从业人员全部办理健康证,并指导其建立“原料来源—加工过程—销售去向”全链条台账;同时,同步在辖区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小作坊食品安全提升行动”,排查15家类似作坊,发现并整改从业人员健康证缺失、台账不全等问题11项,还组织了食品安全培训。5月23日,召陵区检察院收到相关行政机关回复,称已整改完毕。

作者:刘立新 黄鑫迪 张旭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

电脑版触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