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消费,注意标签上的这些门道!

来源:天津经济广播   编辑:渌茗  
时间:2025-07-25 19:29:22  

茶叶消费,注意标签上的这些门道!

昨天在河西区珠江茗都茶城举办的一场 “茶叶标签与宣传规范培训会”上,市区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士,给商户和消费者讲授许多选茶窍门,提示大家注意消费看标签。

33983891-81d1-4cc0-a499-0aeebd36ff87.png

聚焦行业痛点 培训直指经营“关键处”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茶位列其中,可见茶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监管中,标签标注模糊、宣传用语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河西区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高伟表示, 

部分商户将‘保质期’与‘最佳饮用期’混淆 

个别经营者为促销使用‘防癌’‘降压’等违规宣传语 

这些问题看似细小,实则关系到消费者合法权益。

专家授课“干货满满” 解读经营“合规密码”         

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质量管理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张洁详细解读了标签标注的核心要素: 

 产品名称必须真实准确,不能模糊指代 

 产地标注需具体到乡镇级行政区域 

 保质期要明确标注,不得用‘最佳饮用期’替代

散装茶叶需在容器显著位置标注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联系方式等信息等等。

河西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干部杨蕤针对虚假宣传风险进行提示: 

 “防癌”“抗癌”“降血压” 等医疗功效类词汇 

  “国家级”“最高级”等绝对化用语均属于宣传“红线” 

 一旦使用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天津市茶业协会秘书长谭肇荣基于26年行业经验,讲解了许多案例: 

 有些商户将冷泡茶重新包装也做商品卖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想做这种茶水 ,必须有生产许可证。 

 冷泡茶自己喝行,商家装个瓶儿去卖就违法了。

食品安全无小事。政企协三方将持续发力,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

电脑版触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