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7、8月份生猪将保持价格稳定和养殖盈利,奶业市场复苏向好

来源: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   编辑:正平  
时间:2025-07-25 19:39:30  

农业农村部:7、8月份生猪将保持价格稳定和养殖盈利,奶业市场复苏向好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介绍,今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力以赴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夏粮稳产丰收,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牛奶产量1864万吨,增长0.5%。蔬菜水果供给充裕、品种丰富。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7.9%。全力落实肉牛奶牛纾困政策,指导养殖户、养殖场优化生产,引导扩大消费,肉牛养殖总体实现扭亏为盈,生鲜乳价格筑底趋稳。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比去年年末高点减少37万头,生猪养殖保持盈利。    

  肉牛奶牛养殖一度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亏损,目前市场形势如何?农业农村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助力养殖场户纾困?对此,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表示,去年以来,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亏损问题,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出台一系列纾困政策,多措并举帮助养殖场户渡难关。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肉牛养殖总体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取得积极成效。肉牛方面,今年春节后活牛价格触底回升,肉牛行情快速回暖,养殖形势持续向好。据监测,肉牛养殖已连续3个月总体保持盈利。奶牛方面,产能适应性调减和养殖节本取得阶段性成效,据监测6月份荷斯坦奶牛,也就是黑白花奶牛存栏同比下降4.2%,公斤奶成本同比下降7.7%。当前,奶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积聚,养殖亏损程度有所减轻。特别是7—8月份奶牛热应激减产和冷饮消费增加,9月份灭菌乳不允许添加复原乳国家标准实施,均有利于奶业市场复苏向好。灭菌乳,就是人们常说的常温奶或纯牛奶;复原乳,通俗讲主要是用奶粉勾兑还原制成的牛奶。灭菌乳国家标准将复原乳从灭菌乳原料中剔除,强化灭菌乳的纯鲜奶属性,有利于保留更多鲜活营养成分,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推动各项纾困措施落地见效,在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上下功夫,巩固肉牛养殖的向好态势,推动奶牛养殖尽早迎来“拐点”。在政策上,加力落实纾困措施。指导各地落实优质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等扶持政策,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持续强化信贷支持,加强奶牛养殖场户动态监测和帮扶支持,有序调减产能,控制新增产能,稳定市场预期。在生产端,抓好节本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抓好优质饲草生产供应,强化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国产牛肉质量分级标准,推动牛肉优质优价。指导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加大自主育种创新和奶业深加工科技攻关力度。 

 上半年,生猪市场备受关注。当前生猪市场行情如何?黄保续介绍,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的六成左右,可以说“生猪稳则畜牧业大盘稳”。前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及时释放产能过剩预警信号、引导头部企业有序调减产能等调控措施,自去年5月份以来,生猪养殖已经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针对近期猪价存在的一定下行压力,农业农村部已经提前释放了市场预警信息,指导头部企业合理调减产能,控制出栏节奏。据监测,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比上个月降低了0.8%,预示着7、8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有利于猪价稳定和养殖盈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为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3.7%,仍然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一是调产能。加密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引导有序出栏,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适应性调整产能,促进供需均衡。二是稳政策。落实地方生猪稳产稳价责任,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表示,上半年,农业农村部按季度开展了2次例行监测,共抽检31个省份254个大中城市的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涉及5大类133个品种1.53万个样品,包含139项参数,监测合格率97.9%。为确保监测数据反映真实情况,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三性”,即随机性、代表性、动态性。随机性,就是监测地点随机确定。每次监测按产品大类每个省份随机选择2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覆盖3—4个县(区)。代表性,就是抽检样品具有代表性。既在生产基地、养殖场、屠宰场等环节抽样,也在产地储藏库、运输车辆、批发农贸市场等抽样,确保抽检样品覆盖各类主体。动态性,就是动态调整监测参数。根据部门情况通报、社会关注、农业生产用药实际等情况,动态调整监测的农兽药参数,既检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也检批准允许使用的常规药物。农业农村部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部省统筹,不断扩大监测覆盖面;全面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指导生产主体科学施肥用药、规范畜禽养殖用药。 

 针对当前全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形势,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监督检查司司长王乐君表示,肉蛋奶、果菜鱼等“菜篮子”产品供应总量充裕,价格运行平稳,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生产上看,上半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比均有增长,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长了110多万亩、170多万吨。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价格上看,上半年“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平均为119.91,同比低4.13个点。7月第2周,蔬菜批发均价每公斤4.4元、同比低7.4%,6种大宗水果批发均价每公斤7.3元、同比高2.5%。 

 总体看,“菜篮子”产品供给在总量上是有保障的。但也要看到,今年夏季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高温和多雨等不利天气,这对稳产保供会产生不利影响。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压实责任。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督促指导各地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的稳产保供工作,强化市场运行监测发布,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确保市场运行稳定。二是稳定生产。落实落细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分区分类抓好蔬菜生产,持续抓好畜禽水产养殖,不断提升市场供应保障能力。三是畅通流通。会同有关部门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积极推动产区和销区构建“点对点”对接关系,健全跨区域联动保供机制和滞销卖难应急处置机制,确保“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四是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大抽检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

电脑版触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