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反映麻六记酸辣粉发霉,代工商白家阿宽承诺最高一千元赔偿

来源:九派新闻   编辑:名瑫  
时间:2025-07-28 19:06:54  

消费者反映麻六记酸辣粉发霉,代工商白家阿宽承诺最高一千元赔偿

据大象新闻,近日,多位消费者反映在开市客门店买到的麻六记酸辣粉出现发霉情况,随后开市客所有门店下架了麻六记酸辣粉。 

对此,代工商白家阿宽食品客服回应,针对消费者购买的6月16及18号生产的两批次产品,如果反馈到官方客服,可以办理退货退款。核实清楚后,最高一单可按照1000元进行赔偿。 

此前报道>>

889fcbc38ef9e2d264791e3e864bb83c.png

7月27日,麻六记酸辣粉代工商四川白家阿宽食品发布声明称,经核查问题集中在两批次产品,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存在不足,可能导致部分产品受环境细菌污染。涉及的产品现已经全部下架,并启动召回。

f9e6615622abe1b9823c6a276bd6f3e0.png

fc156b00-0d78-4711-9ed9-6b8acb532e31.png

白家阿宽称,消费者可联系原购买商家办理退货退款,或者联系阿宽食品官方客服热线。阿宽食品将承担全部退货费用,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提供相应经济补偿,以弥补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便。 

 同时,白家阿宽表示,已全面整治生产质量管理,加强消杀工艺管控,升级质量实时监测流程。后续将以更高标准管控生产全环节,确保产品安全。白家阿宽还就此次质量问题向消费者和麻六记品牌致歉。

官网资料显示,白家阿宽成立于2016年12月,公司产品主要涉足非油炸方便面、方便粉丝、方便米粉、自加热食品、轻烹自煮面品、轻食复合调味料等六大品类,拥有主品牌“阿宽”和“白家陈记”,“川香厨房”、“舌尖爆料”、“小城故事”、“轻林”等副品牌。 

2019年12月白家阿宽完成A轮融资,2020年5月完成B轮融资,2020年9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2020年12月公司完成C轮融资。

17a7f542-d6b3-40ef-b621-92507ce88f42.png

麻六记集团创立于2020年,主要的关联公司有三家,分别为北京麻六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食通达公司、成都麻九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其中,食通达公司负责速食板块的运营,也是酸辣粉等食品业务的经营,汪小菲为食通达公司的董事长。 

麻六记的酸辣粉主要依靠第三方代工生产,阿宽食品为主要制造商。自2022年以来,麻六记的销售额增长飞速,但是去年麻六记销售额增速明显放缓。根据阿宽食品递交的上市申请书和财报,麻六记从2022年起跃升为阿宽食品的第一大客户,2022年,麻六记向阿宽食品采购方便食品的金额为5034.51万元,2023年,这一数字上升至1.74亿元,同比增长了245.65%;2024年,该数字为2.01亿元,同比增长15.52%,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7e062a30-5cea-4b23-92d4-0c194ac6368a.png

据南方都市报,今年1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图片称,开市客上线了麻六记的产品。开市客售卖的麻六记酸辣粉一箱8桶净含量2.16千克,每桶270克,售价为65.90元。

这与麻六记在其他渠道上售卖的产品规格有所不一样,在其他渠道麻六记每桶净含量为256克。开市客方面也向记者确认,开市客的麻六记酸辣粉的包装规格和食材配置和其他渠道有所区隔。 

7月25日,开市客相关负责人回应门店下架麻六记,称在近期例行商品品质巡检中,发现该产品存在质量波动。出于商品质量管控要求,主动暂停该产品销售。 

记者致电开市客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六地门店,门店客服均回应麻六记酸辣粉确已全部下架,同时,开市客App目前也检索不到麻六记的相关产品。麻六记酸辣粉在开市客目前没有明确重新上架时间。 

记者询问下架原因是否与消费投诉有关,该负责人表示,开市客会持续追踪在售商品状况,同时消费者的反馈也是参考信息来源之一。 

在被开市客下架之前,深圳、上海、宁波等地的消费者陆续在社交平台发帖投诉,在开市客买到了发霉的麻六记酸辣粉。

 

58200ff3-c9f6-4553-9e2c-f744ba1f5290.png

开市客为起源于美国的会员制商店,目前开市客在中国在上海、苏州、宁波、杭州、南京、深圳等地拥有7家门店,会员费为一年299元。据企业官方公众号,开市客在全球14个区域拥有890多家门店。

45d78062-fd70-4170-a2e6-d2333f8f61e2.png

针对此事,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麻六记以及麻六记公司CEO,均未能获得回复。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南方都市报、界面新闻、大象新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

电脑版触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