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了解到,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持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聚焦食材质量管控、营养科学搭配等核心环节,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台《全区校园餐集中整治再抓两年暨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构建起“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部门协同”的统筹推进机制。全区推行师生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同餐进食的“三同三公开”制度,督促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健康管理”档案,切实提升校园食堂规范化管理水平。
自治区市场监管厅联合自治区纪委、教育厅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穿透式监督检查。对学校食堂、大宗食材供应商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突击式督导,省级、市级监督抽查组对学校食堂、集中用餐配送单位进行覆盖式风险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并在全区通报警示,推动各地举一反三杜绝同类问题。目前,共检查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配送企业等3837家次,排查风险隐患3525个,查处违法案件40件,罚没款17.29万元。
“以前检查一所学校食堂至少要3小时,现在用‘人机对话’模式,1小时就能完成,效率提高了两倍多。”基层执法人员的感受,道出了科技赋能的实效。借助DeepSeek大模型,执法人员通过语音、图片实时记录违法违规行为,系统自动匹配标准、提示问题,已完成956所学校食堂检查,发现问题1409个,大幅提升监管精准度。同时,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信息化平台,推行非现场检查模式,不定期开展“网上巡查”,对食材清洗、加工操作等环节实时监控,发现问题立即推送整改,让校园后厨从“看得见”转向“管得好”。
自治区市场监管厅与教育、公安等部门建立季度校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机制,定期通报情况、会商问题、联动整改。因地制宜推行“学校食堂+集中配送”模式,清退管理不严格、学生投诉多的4家校外供餐单位。科学制定营养膳食指南,督导学校食堂严控火腿肠等深加工食品,推出小份菜、特价菜。公开征集线索,推广“家长员工”模式,常态化开展家长学生“进后厨”、陪餐试餐等活动,用流量“密码”为校园食品安全赋能加力。(陶涛)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