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水口镇水西村推进乡村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   编辑:李阳  
时间:2025-05-20 11:40:47  

炎陵县水口镇水西村推进乡村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聚焦“四力”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炎陵县水口镇水西村推进乡村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2023年5月驻村以来,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重要指示,以及省委书记沈晓明“发展根植性强、搬不走的特色产业”的工作要求,与村支两委一道,在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2022年起步的水西村乡村旅游,到2024年实现了游客从零到5万人次、旅游收入从零到100万元的双突破。这个昔日罗霄山脉深处的小山村,成为了现今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 

水西村,面积仅7.89平方公里,因在洣水之西而得名,是客家人的聚居地。这里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物产丰饶,也存在基础设施较薄弱、养在深闺人未识等问题。如何找准定位、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1747712611303.png

 “乡村要振兴,组织要先行”。工作队将支部建设、发挥党员作用、确立发展思路列为第一要务。在全面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召开支委会、村党员大会、屋场会、新春座谈会等进行讨论,最终确立了“党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旅游”的“三驾马车”发展思路,致力于打造城乡居民“微度假”的精品旅游村。

组织全村党员、村民代表、乡贤能人等,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等文件,坚定发展信心。 成立“党员治理维护岗”,工作队、村支两委、党员带头示范,组织开展“一月一片一课一实践”活动22次、“清河净滩”行动86次,实现岸上污染不入水、水上垃圾不过夜,使“天空蓝、空气新、地面净、河水清”成为常态,持续擦亮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3年株洲市仅2家)、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美丽河湖等金字招牌。 

二、设施完善增“引力”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截至目前,水西村已实施项目18个、完成投资491.5万元。以路为媒,着力打通乡村旅游“经络”,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完成了3.52公里村组道的拓宽和硬化,全村村民翘首以盼的3.83公里村主干道提质改造(“白改黑”)项目正有序推进。畅通了农田水利设施“毛细血管”,完成了1.51公里水渠(水圳)的修缮、硬化,覆盖了耕地面积620亩、山地面积4600亩,有力保障了全村农作物的“旱涝保收”。

1747712732544.png

     

抢抓政策机遇,依托投资60万元的中小河流洣水河水西村段改造项目,在加固加牢河堤的同时,策划打造了3个亲水项目,新建了拦河坝、鱼鳞坝及500米游步道、68米栈道,这些都成为了游客热捧的亲水景观。新建了小游园、篮球场、停车场、公共厕所等一批公共设施,在洣水河畔打造了夜景长廊……  通过完善各类基础设施,提升了水西“颜值”,提升了村民的便利性、幸福感和游客的可达性、体验感。 

三、人才赋能强动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我们注重吸引优秀人才“下乡进村”和就地取“才”,鼓励人才扎根水西、建设水西、推广水西。     2024年7月,成功引进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株洲籍陈瑶及其家人,在村里成立厚朴工作室。她一边在工作室开展艺术创作,一边义务带领留守儿童读书、绘画、种花草、做手工、拍视频。如今,幸福屋场、小游园边及村民房屋的白墙上,到处都有她的艺术作品。她成为了水西村“最美代言人”,她的工作室也成为了游客必到的“打卡点”。 

1747712789694.png

鼓励“80后”青年叶贞安返村创业,建造酒窖、发展农家乐、打造民宿,用“一艇二筏三头牛”开启了水西村休闲旅游的探索之旅。他自购无人机、摄像机,用镜头记录和宣传家乡的美景和变化,迄今已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上发布作品678个。 

村委会原主任陈志平退任不褪色,热心村公益事业,做根雕、石头工艺品,一笔一画、精雕细琢展示家乡的美、宣传家乡的好。炎陵籍龙志华、龙志坚姐弟俩在看到村内道路、水渠、路灯等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时,2024年5月果断租赁村民旧房,按照“外传统、内现代”的原则,投入16万元改造成民宿……筑得好巢引凤来,水西村发展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四、民俗“唱戏”添魅力 

乡村旅游,凭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人,更靠独特的风俗和烟火气留住人。 炎陵客家人淳朴好客,崇文重教,饮食自成一系,以清淡滋补养生闻名,代表小吃有艾叶米果、馓子、高粱粑粑、豆饼等。

我们秉持“风俗即风景”的理念,注重把客家风俗融入到乡村旅游,开展了“云端水上村歌会”“幸福乡村尝新节”“重阳节打糍粑”“新春百家宴”等乡村民俗文化活动,将竹筏与浆板、客家民谣与流行歌曲、客家服饰与当今穿着、特色小吃与现代湘菜融于一起,让游客在赏花海、游洣水、观民俗、摄美景、尝美食、购农副产品的同时,不仅能感受独具特色的乡韵、乡俗、乡味,还能感念“诗与远方”的情怀价值。 

水西村优美的风景,独特的客家民俗,也吸引了湖南广播电视台、株洲日报、株洲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经常聚焦水西风光、讲述水西故事。 洣水潺潺,奔流不息。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水西村的探索与实践仍在继续。

我们将按照市委书记曹慧泉调研水西村时“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利用乡村景观,凝聚人心,打造‘魅力水西’特色品牌”的要求,以美丽风光为韵、生态农业为本、实践创新为径,着力打造“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和美”的“魅力水西”新格局。     


来源:株洲档案

(作者系株洲市档案馆派驻炎陵县水口镇水西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栏目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栏目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邮箱84572817@qq.com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网栏目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均属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平台协议授权不得转载。

电脑版触屏版